趴着也能救命!我院ICU开展俯卧位通气,守护患者“生命之门”
自全面实施精准防控的《新十条》后,新冠病毒感染在社会面的传播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,感染者越来越多,不少人出现气促、喘鸣、呼吸困难等表现。
为改变疾病带来的呼吸不畅、血氧饱和度低的问题,“新冠趴”这一卧姿开始流行。“新冠趴”在重症医学领域的专有称谓是“俯卧位通气”,关键时刻确实能救命。我院ICU团队就利用“俯卧位通气”成功救治一名重症肺炎患者。
我院ICU成功救治一名白肺患者
近日,我院ICU接收了一名脑出血恢复期患者,其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严重肺部感染、呼吸衰竭并发症,该患者初入院时肺部炎症表现,反复发热,血氧饱和度不稳定,意识变差,入院第三天合并呼吸衰竭予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,患者血氧饱和度仍不稳定,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仍持续进展。
我院ICU团队对该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后,为其制定了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,决定为其行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、呼吸机高PEEP通气,开展抗病毒治疗、抗感染治疗,同时予化痰、预防血栓、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。
此外,我院俯卧位通气治疗专家小组,为其指导开展俯卧位通气治疗。
(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,通过“新冠趴”改善通气)
(患者分别于1月4日和1月29日的CT)
经过一系列治疗,该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稳定,体温恢复正常,复查CT提示炎症未再进展,后炎症逐渐吸收好转,CRP等炎症指标逐渐下降,于1月28日顺利脱离呼吸机。目前,该患者已转到普通病房做进一步康复治疗。
什么是俯卧位通气?
俯卧位通气,通俗点说就是让患者趴着通气,是一种简单、经济、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。俯卧位通气是中、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,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,使肺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得到良好的引流,降低病死率。
(图源于网络)
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(试行第十版)》中提到:接受 HFNC 或NIV 的患者,无禁忌症的情况下,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,即清醒俯卧位通气,俯卧位治疗时间每天应大于12小时。这是由于人在趴着的状态下,背部通气明显改善,心脏下面通气不良的肺组织明显减少,并且由于背侧血流多,通气与血流比例更恰当,分流显著减少,肺泡充分复张,进行呼吸通气换气。同时受重力作用,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,肺炎产生的一些痰液也更容易咳出。
哪些患者适合俯卧位通气?
1.所有类型的新冠患者。
2.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。
3.顽固性低氧血症且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的患者。
4.清醒俯卧位患者要求处于清醒状态且意识清楚,能够自主翻身或者配合翻身,并能够在呼吸困难时进行呼救,且能耐受体位的改变。
俯卧位通气禁忌症
绝对禁忌症:
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、脑水肿、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、骨折(锁骨骨折、面部骨折)、重度烧伤患者等。这类患者不能耐受剧烈的体位改变。
相对禁忌症:
腹腔高压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、行气管切开术、孕妇、腹部手术后 、较肥胖患者。
我院ICU开展俯卧位通气
很多需要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,由于基础疾病、全身各种导管多等原因,他们大多无法自主进行体位的改变,翻身过程中需要医护团队4-5人默契配合才能完成,我院ICU成立俯卧位管理专项小组,通过各种学习不断优化流程,提高为患者翻身时的技巧和确保患者翻身时各管路的安全。
俯卧位通气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,对我院ICU在危重患者抢救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我院将以不断提升ARDS患者的护理质量为目标,更加娴熟地将俯卧位通气治疗运用到临床工作中,更好更有效的为患者服务。
宁波海曙顾连康复医院重症康复
重症康复科
我院搭建“ICU-HDU-普通病房”康复层级体系,以重症高压氧治疗为特色,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设置重症监护病房(ICU)和高依赖病房(HDU),通过院内无缝衔接和MDT多学科团队协作,让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环境下介入早期床旁康复,减少卧床并发症、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以及获得性虚弱(ICU-AW)的发生,缓解感知障碍、谵妄状态等,促进躯体功能的恢复,加快脱机、拔管及促醒,帮助患者脱离重症监护环境,尽快转入普通病房。
诊疗范围
各种脑血管疾病、脑外伤、缺血缺氧脑病、脑肿瘤术后、高位脊髓损伤等需呼吸机支持患者;因疾病导致营养不良、肌肉萎缩、肌无力、关节挛缩、僵直,心肺功能障碍等ICU-AW(ICU获得性衰弱)患者;长期呼吸机通气后呼吸机依赖患者;脱机后气管切开需拔管患者。